近年来,广南县人大常委会及各乡镇人大主席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准发力、靠前服务,引领广大人大代表以民心为坐标,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一件件暖心事、一次次实举措,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生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与担当。
广南县南屏镇花榜村委会地处偏远,距集镇32公里,下辖47个村小组,常住人口达7200余人。因地理位置特殊,村民办理存取款、社保缴费等基础金融业务需长途奔波,极为不便。同时,该村与富宁县多个乡镇相邻,是周边群众集市交易的重要聚集地,金融服务的缺失不仅困扰着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更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
图为韦延耀走访群众
广南县、镇两级人大代表,花榜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韦延耀立足群众述求,通过入户走访、召开群众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逐户摸清村民对金融服务的具体需求,全面掌握实际情况,提交了《关于给予花榜村委会安装自动存取款一体机的建议》。
建议提交后,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交办至县人民政府,随后转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南监管支局牵头推进办理。在落实过程中,押运安全保障、山区道路通行条件、后期运维管理等一系列难题接踵而至。韦延耀主动靠前,全程参与方案研讨,在县财政局、云南广南农商银行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推动问题逐项化解。
图为花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
今年9月5日,花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正式启用,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务的愿望成为现实。站内配备的智能POS终端,可一站式办理小额取现、转账汇款、社保缴费等常用业务,并有专人全程提供操作指导与咨询服务。此外,服务站还定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货币真伪鉴别等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老年人群体熟悉智能设备操作,有效提升了村民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
据统计,服务站运行以来,已累计办理各类业务170余笔,服务群众超520人次,还协助10余户村民成功申请生产经营贷款。昔日困扰群众的金融业务“路程远、手续繁”难题得到彻底解决,为山村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广南县莲城镇人大代表朱传艳是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她将人大代表履职与本职工作充分融合,聚焦辖区特殊群众持续发力。
坝汪社区的陆大爷肢体残疾多年,因未办理残疾证,各项生活补贴迟迟无法申领。去年初秋,朱传艳入户走访时得知老人的困境,放下手头其他事务,全力为老人奔走。她先前往社区居委会,协助开具老人的身份与残疾情况证明;接着携带整理齐全的全套材料赶往残联提交申请;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又主动协调医院鉴定人员上门开展残疾等级鉴定。前后用了半个月时间,老人的残疾证终于办了下来。“以后每月都有补贴,生活总算有保障了!”看着陆大爷红着眼眶攥紧证件的模样,朱传艳心里又暖又踏实。
图为朱传艳入户走访
在帮陆大爷办证的这段日子里,朱传艳越想越揪心,辖区像陆大爷这样的残疾人,还有精神障碍患者、行动不便的老人、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不在少数,单靠自己一人奔波,根本难以全面兼顾。为精准掌握辖区特殊群众的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朱传艳以人大代表的身份牵头,动员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开展摸排,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在“民情台账”上。“多一个人参与走访,可以缩短摸排时间,让特殊群体的困难得到更快响应与解决。”朱传艳说。
图为朱传艳教残疾群众如何领取补贴
结合特殊群众的不同需求,朱传艳动员党群服务中心的业务骨干、社区热心志愿者,组建了一支“暖心服务队”。服务队定期带着食用油、毛毯等生活物品上门走访,为独居老人打扫屋子、拉家常了解需求,帮残疾群众代办各类证件、对接专业康复资源,为失独家庭送去贴心的心理慰藉。在朱传艳的带动下,“暖心服务队”提供“代缴代办”上门服务500余人次,帮助11人办理残疾证,上门代办社保卡8次。服务队的走访渐渐成了老人们最期盼的事儿。每当队员们的身影出现在巷口,总有老人笑着迎出来,“你们来了,家里一下子就热闹啦!”
从偏远山村的普惠金融服务站,到社区巷陌的“暖心服务队”,这只是广南县人大代表履职答卷的一个缩影。在教育、医疗、交通、水利、产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每一个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活跃着他们调研走访、建言献策、督办落实的身影。他们聚焦群众需求,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将“民生期盼”化为“幸福答卷”。他们的故事,正是人大代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也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温暖与力量。